产品中心

探秘圆明园含经堂北京海淀阅读活动如期而至

发布时间: 2024-04-15 05:08:37 发布于: 住宿蒙古包

  千龙网讯 9月26日,北京市海淀区全民阅读活动如期开展。由主讲人吴丹丹老师带领读者走进圆明园,讲述含经堂的历史故事,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皇家园林文化。

  含经堂位于圆明园遗址公园长春园景区的中心地带,建于乾隆年间,是乾隆为归政后颐养天年而建,是长春园最核心的建筑群,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,现存遗址。历经多年的考古发掘和保护修复,含经堂遗址已成为圆明园内一个重要的景区,见证着“万园之园”的昔日盛景。沿着历史的足迹,探秘圆明园含经堂,从毡帐遗迹中追溯“四方来朝”的盛世,从淳化轩、连地炕遗址中回想曾经的金碧辉煌,领略三山五园的独特魅力。

  据介绍,从2002年11月开始,含经堂遗址就进入了大规模保护阶段。鉴于含经堂作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建筑群遗址保护项目,且国内外对土木建筑遗址的保护至今尚无权威性成功经验的情况下,如何保护和展示好含经堂遗址,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功能,必然的联系今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发展的方向。所以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遗址保护项目,而且是一个带有研究性的重大课题。

  在整个含经堂遗址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,从始至终坚持了“保护第一”和保护与利用、保护与展陈相结合的原则。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和不留遗憾,在北京市文物局首席顾问王世仁的亲自指导下,对所有遗址的保护都采取了“可逆”、“可读”、“可看”的作法。可逆,即在严格保留遗址遗存的前提下,用传统工艺作法把它“包裹”。同时,对基础比较好的三处遗址(如澄波夕照、得胜概和假山石亭)作了基础复原;可读,通过对建筑构件的归位、标识等手法使人类能看到含经堂遗址群的平面、立面结构和广场、牌楼及建筑的对称布局,同时对原来的排水系统全部进行了疏通,并加以利用;可看,既通过层次的变化、颜色的变化、展陈形式的变化,增强视觉感,使人们在看到遗址时,能够受到心灵的震撼。

  在发掘含经堂广场时发现四座毡帐的遗迹,两座圆形,两座方形,除能够正常的看到考古基址,在基址上还建造了圆形毡帐。蒙古包文化历史悠远长久,盛时含经堂地区的蒙古包主要供设宴和接见外藩使用。蒙古包内的装饰摆设也是很有民族文化特色。

  站在含经堂遗址,读者们在老师的指引下,看到22座连地炕遗迹,作为圆明园的连地炕遗址在皇家园林中具有唯一性,在北京地区的皇家园林中,可以清晰看到连地炕地下结构遗迹,只有圆明园遗址内可以直观的看到,尤其特殊结构的连地炕遗迹更是难得,正常的情况下连地炕结构主要为南北向或者东西向,含经堂遗址内静莲斋东稍间连地炕的主烟道,并非南北向或者东西向直行到底,而是由南北向的烟道在南半段作弧形弯曲拐向西侧,这种结构在含经堂宫苑遗址的连地炕中尚属首例。

  活动过程中,许多读者都表示,来圆明园很多次,每次都没有走过这里,今天听了老师讲解真是受益匪浅。

  据悉,参与2023年海淀区全民阅读活动的读者近千人,每次活动都以全新的形式展示海淀文化魅力,让参与者更好的了解海淀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及与时俱进的发展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